后台回复 品牌 免费送你《135本品牌营销必读书》蔚莱策略
作者 | 王晖 来源 | 首席品牌观察
“我的‘定海神针’就是坚持做自己。以前我是怎样的,现在还是怎样,我不会因为风波改变方向。”
2025年8月27日,宗馥莉接受《财经》杂志专访,说出了这样一段话。
▶ 图源:公众号@财经杂志
这是宗馥莉在接班娃哈哈后罕见的公开专访,时间节点也非常值得玩味。
一方面,恰逢宗馥莉成为娃哈哈掌门人一周年。公开资料显示,2024年8月29日,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,宗庆后卸任法定代表人、董事长兼总经理并退出股东行列,由宗馥莉接任上述职务并担任股东。
另一方面,距离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被曝出三个“私生子”已过去一个半月。
宗馥莉选择在此时发声,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
当大众对“私生子”问题的关注不再狂热,也可以更理性地看待她的采访;而外界对娃哈哈的各种负面传闻,也需要宗馥莉做出公开说明,平息舆论的发酵。
从整个采访文字看,宗馥莉其实更想做出一个姿态,那就是娃哈哈在她的领导下并非一团糟,而是目标明确,步调稳健,以此巩固大众对娃哈哈的品牌信心。
从宗庆后的“影子”到独立掌门
不得不说,宗馥莉不愧曾为娃哈哈的公关部部长,她的领导能力和公关才华,在《财经》这次专访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我们能感受到,这位42岁的“企二代”,已经彻底摆脱了父亲的影子,成为了独立的掌门人,掌握了属于自己的“商业三板斧”。
▶ 图源:娃哈哈官微
比如,她的“专注哲学”,即把产品做到“让消费者反复选择”。
采访中,宗馥莉反复强调“深耕本业”的重要性,称“商业的本质是持续创造价值、盈利和纳税”。
这与父亲宗庆后“联销体”“爆品策略”的打法截然不同。
其中当记者提及娃哈哈今年砍掉了年销300万元以下的经销商,可能引发了渠道动荡,宗馥莉的回答相当坦诚。
她认为,“经销商数量的变化,是基于市场策略和合作意愿的正常优化。今年以来,事实上新增的经销商远远多于解合的,外界可能只关注到“退出”的部分。”
“任何一个合作关系,都需要与时代相匹配。效率不高、无法适应新环境的,自然会退出,与此同时,也会有更多有活力的新伙伴加入进来。”
这不仅打破了一些媒体为她塑造的“自私无情”人设,反而更能显出一个企业家的眼光和魄力。
比如,宗馥莉推动娃哈哈“职业化升级”的长远目标。
宗馥莉接手后蔚莱策略,娃哈哈一度掀起“人事地震”。
合并或撤裁企管办、品牌公关部等多个部门,核心管理层几乎全被替换,员工和经销商被要求转签合同至宏胜饮料。这波操作被员工痛批“掏空娃哈哈”,甚至引发千人集体诉讼。
对此,她在采访中强硬回应:“组织要为战略服务,机制要为优秀者让路。”
她认为,过去员工依赖“听指挥”的惯性,现在需要建立“以贡献和结果说话”的团队。所以,她引入“岗位绩效与薪酬深度绑定”的激励机制,员工分红不再看资历,而是看业绩。
砍掉“人情网”,建立“能上能下”内部管理机制,对于“庸懒散”现象严重的娃哈哈而言,只有脱胎换骨,才能迎来新生。
再比如,将“做自己”视为定海神针的宗馥莉,展现出的自信。
面对家族遗产纠纷、员工维权、国资质疑等风波,宗馥莉始终保持“不改方向”的定力。
她在采访中直言:“企业要走远靠的是脚踏实地,不是情绪起伏。”这种态度,在她处理员工转签合同事件时尤为明显,尽管引发大规模诉讼,她仍坚持“干股分红与绩效挂钩”。
俗话说慈不掌兵,情不立事,而这种无情,对一个企业家而言,是非常需要的能力。
100%继承,股权继承背后的博弈
值得注意的是,在宗馥莉接受专访的同时,娃哈哈方面也明确回复了大众一直关心的一个问题,那就是,杜建英方面在杭州中院案件里的诉求没有涉及娃哈哈集团股权,宗庆后直接持有的29.4%股权由遗嘱公证证明,确由宗馥莉100%继承,并且已经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。
宗馥莉采访中只字未提“遗产风波”,反而以娃哈哈集团的名义间接回应,这样的分工实在高明。
今年7月,三名自称“同父异母弟妹”的人在香港和杭州起诉宗馥莉,要求分割21亿美元离岸信托资产。
▶ 图源:@传媒老王
这场官司揭开了大众对宗氏家族复杂关系网的关注。值得玩味的是,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局迅速成立专项工作专班介入,侧面反映事件敏感性。
在公众朴素的认知中,娃哈哈属于中国的国民品牌,当宗庆后三个美国籍“私生子”冒出争夺遗产,是否意味着娃哈哈以后可能“血统不纯”,甚至沦为美资?
而娃哈哈的回应就给大众吃了一颗定心丸。遗嘱公证、工商变更、法院确权三重程序,已经确保了宗馥莉的继承合法性,避免类似龙湖地产吴亚军与蔡奎的股权纠纷。
不仅如此,娃哈哈官方还首次回应了职工持股会的股权问题。
我们知道,娃哈哈目前股权分为国资46%、宗馥莉29.4%、职工持股会24.6%三个部分。
然而,在宗庆后去世后,就传出了娃哈哈强迫员工取消“干股分红”和劳动合同转签宏胜等问题,一度把宗馥莉告上法庭,还引发外界对宗馥莉试图侵吞国资的猜测。
但根据娃哈哈向《财经》的书面回复,称职工持股会的回购发生在2018年,在宗庆后先生去世之前从来没有人提出过异议。目前持股会成员只有宗馥莉女士一人。
并且,2018年的股份回购均有当事方签署的协议、录像以及转账凭证,事实清楚,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以及法律依据。
娃哈哈的“生死局”
或许稍微遗憾的是,在《财经》专访中,宗馥莉对娃哈哈产品的未来规划提及的并不多。
可能知晓外界评价娃哈哈产品创新不够,爆火的依然是AD钙奶、营养快线等,宗馥莉表示,
“我并不认为快消行业应该被要求像科技行业一样,每年都有颠覆性的新品。饮料归根到底是入口的东西,它和IT、AI完全不同。我们不能一味追求‘噱头’,而是要追求更健康、更可靠的工艺突破,这应该是推出新品的一个前提。”
但我相信,宗馥莉深知娃哈哈面临着“中年危机”。
在担任娃哈哈公关部部长时,她就曾尝试过一系列年轻化营销。比如推出AD钙奶味的中秋月饼,打造营养快线的联名限量彩妆盘,上线脑洞大开的“娃哈哈哈哈粽”,携手钟薛高推出AD钙奶味的“未成年雪糕”等等。
▶ 图源:娃哈哈官微
成为“一把手”后,娃哈哈还推出无糖茶品牌“娃小宗”,主打健康概念,试图抢占年轻人市场。同时,进一步优化经典产品,如AD钙奶通过B站、英雄联盟赛事营销,重塑“未成年还童奶”形象。
▶图源:哈哈号角
但市场反馈喜忧参半,AD钙奶销量稳中有升,但无糖茶市占率不足5%,远低于农夫山泉、东方树叶。
有行业人士指出,娃哈哈的渠道优势在下沉市场,但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线上购买,这对宗馥莉的渠道改革提出挑战。
而如何处理好宏胜与娃哈哈的关系,也是宗馥莉面对的一大问题。
尽管宗馥莉明确表示,“把宏胜和娃哈哈对立起来看,是一种误解。娃哈哈和宏胜,本身就是同一个产业生态里的两个重要支点。”
宏胜饮料很像是宗馥莉的“试验田”,也是她与娃哈哈协同发展的关键。比如她将宏胜的智能制造、全产业链能力注入娃哈哈,提升生产效率。
但这背后,还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问题。或许宏胜与娃哈哈“互为补充、互相赋能”,可对大众而言,买到手里的产品来自娃哈哈还是宏胜,区别还是很大的。
所以,当去年娃哈哈的营收重回700亿大关,拉齐了10年前的业绩规模后,宗馥莉坦言“今年的表现可能不及去年”,但也并没有表现出悲观的情绪,表示“我把这看作是主动调整产品结构的一个过渡期。相比追求短期的光鲜数字,我们更看重长期的健康成长。”
▶ 图源:娃哈哈官微
可见,尽管身处各种风波中,如今的宗馥莉斗志满满,对娃哈哈的未来充满期待。
在竞争厮杀越来越激烈的快消行业,但愿这位接班娃哈哈一年的新晋掌门人,可以一直保持战斗力。
*编排 | 三木 审核 | 三木
品牌最新资讯,尽在【首席品牌观察】↓↓↓
行业资讯、案例资料、运营干货,精彩不停
华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